瀋陽地下教堂被封,年邁教友恐地下教會將不復存在

【天亞社.香港訊】遼寧省瀋陽教區部分地下教會團體的教堂和彌撒點被封,令不少教友需要長途跋涉到臨時通知的地方參與彌撒。有年邁的教友認為,當地的地下教會將慢慢消失,不復存在。https://reurl.cc/0zo15K
瀋陽教區的地下教友趙女士來自新台子鎮,她原本參加彌撒的教堂在去年聖誕節前被政府封了,使她需要前往遠處參與聖祭。
年過七十的她不良於行,有時為了參與彌撒,要大清早起床,早飯也吃不了便出門趕公車,倒車三次才能到聚會點。
她對天亞社說:“早晨起來就往兜子裡揣點吃的,在路上吃。若吃了才出門,趕到聚會點就晚了。若是參與完彌撒再吃,就餓暈了。”
即使這樣,也無阻趙女士參與彌撒,她辛苦到處找尋新聚會點,還會告知其他教友一起到該些地方領聖事。
她說:“(目前)條件苦,但沒辦法,政府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租賃房子給教會,能有個地方參與彌撒就不錯了。”
教友賈保祿對天亞社說,新台子鎮在一九四九年前已有教堂,但因滿足不了教會發展需要而重建。
他續說,新教堂在十多年前花費好幾十萬重建,有近千名教友,信仰活動一直如常舉辦,然而在二零一八年的聖誕節前被查封了。
賈保祿說:“封前一點消息和徵兆都沒有,使教堂裡的東西都沒有來得及取出來,現在教友都四處參與彌撒,沒有固定地點。”
他指出,新台子鎮的同一位神父也負責的小河沿教堂,該堂也在同期被封;而另一處在鐵西的彌撒聚會點已經在租賃房子落戶了十幾年,但亦面對相同命運,教友散落各處。
賈保祿表示,目前的聚會點基本處於交通不便的瀋陽城郊,並且有的聚會點“沒有水和電,鋪好一張桌子,點上蠟燭就做彌撒”。
地下教友李小姐接受天亞社採訪時,正與另一位地下教友通電話,兩人商量下一次去哪裡參與彌撒。
李小姐說,神父到教友家做彌撒,都是臨時通知的,“有幾個人算幾個,因為地方小,人多了一來不方便,而且目標太大容易被發現”。
她解釋,有些彌撒點就是因為去的人多,被政府盯上,不能再去了,神父就要另找地方。
趙女士憶述瀋陽地下教會團體的形成時說,瀋陽教區開始分裂為地上和地下團體,可追溯至教區徐振江主教的年代。
徐主教於一九八一年獲祝聖為官方的遼寧教區主教,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發起人之一。
但趙女士說,徐主教在文革時結婚,又有孩子,還上祭台舉行彌撒,部分教友未能接受這樣的牧者,就轉到地下去了。
她說:“我們不能認可一個結婚有孩子的人再來做神父,乃至成為主教,這有悖於教會的道理,不符合教會的教規。”
李小姐感慨地憶述,在瀋陽教區的路致遠主教去世前對她說,“哪怕教難來了,也不要去愛國會那裡去。我就一直沒有去。”
據一位知情人說,路主教於一九九四年獲祝聖為主教後,一直得不到官方承認,因而退到新台子,在那裡牧靈,一直到九六年去世都沒有離開過。
一九八一年遼寧省天主教愛國會和教務委員會換屆時將瀋陽、營口、撫順、熱河四教區合併,組建天主教遼寧教區。
對於地下教會的未來,李小姐感到有些失落,“看來是徹底恢復不了,教難到了。到了掉腦袋的時候,天主的話也不管用,沒人站出來了。” https://reurl.cc/0zo15K
趙女士也感到無力,“現在傳教太難了,世俗化也太嚴重,人人都忙著掙錢,沒多少人關注信仰。我跟小區同樣大年齡的人聊信仰,他們都認為信仰沒用,有吃有喝就行了。”
來源:天亞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