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尼尼微城的故事】尼尼微人的悔改與結局(五)
對神有真實的信服,你會常常得到神的眷顧
神説:「在神對尼尼微城之人心意轉變的這個過程中没有猶豫、没有含混不清的成分,而是由純粹的發怒到純粹的寬容,這就是神實質的真實流露。神作事從來都不優柔寡斷,他作事的原則與目的都清澈透明,都純净無瑕,絶對不摻有任何詭計、陰謀,就是説,神的實質没有陰暗、没有邪惡。神向尼尼微城的人發怒,是因着尼尼微城之人的惡行達到了他的眼中,這個時候⋯⋯他的怒氣來自于他的實質,而當神的怒氣消失,神的寬容再次施于尼尼微城之人的時候,神所流露的依然是神自己的實質,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着人對神的態度而變化的,在這期間神不容人觸犯的性情没有變,神寬容人的實質没有變,神愛人、憐憫人的實質没有變。當人行惡得罪了神,神便向人發出怒氣;當人真實悔改的時候,神的心便回轉不再向人發怒;當人硬着頸項繼續與神對抗的時候,神的怒氣便不斷,神的烈怒便一點一點地逼近人,直到將人毁滅,這就是神性情的實質。神的性情所流露發表出來的無論是烈怒還是憐憫慈愛,都是根據人的表現,根據人的行為,也根據人内心深處對神的態度。如果神的怒氣不斷地向一個人發出,那無疑這個人的内心與神是敵對的,因為他從來都没有真實的悔改,從來都不向神『低頭』,對神從來都没有真實的信服,因而他從來都得不到神的憐憫與寬容。如果一個人常常得到神的眷顧,常常能獲得神的憐憫與寬容,那無疑他的内心對神不但有真實的信服,而且他的心與神不是敵對的,他常常在神面前有真實的悔改,因而即使神的管教常常臨到他,但神的烈怒并不會降在他身上。
在這段很簡短的記述中,讓人看到了神的心,看到了神實質的真實,看到了神的發怒與神心意的回轉都是有原因的。雖然當神發烈怒的時候與此刻神的回心轉意有一個强烈的對比,讓人似乎覺得神的怒氣與神的寬容這兩方面的實質有很大的跨越,或有很大的反差,但神對待尼尼微城之人悔改的態度,又一次讓人看到了神真實性情的另一方面表現。神的回轉着着實實地又一次讓人類看見了神憐憫慈愛的真實性,看見了神實質的真實流露,不得不讓人類承認神的憐憫慈愛不是傳説,不是天方夜譚,因為神此時此刻的心情是真實的,神的回轉是真實的,神的的確確又一次將憐憫與寬容施給了人類。」( 摘自《獨一無二的神自己 二》)
【每日靈糧】《獨一無二的神自己 二》選段五
不要憑經驗與想象認識神的公義性情
神話:「當神的審判刑罰臨到你的時候,你能不能說神說的話有摻雜?能不能說神的怒氣背後也有故事,也有摻雜?還能不能詆毀神,說神的性情也不見得都公義?在對待神所作的每一件事上,你首先得確定神的公義性情裡沒有任何的摻雜,是聖潔的,是沒有瑕疵的,包括神對人類的擊殺、懲罰與毀滅。神所作的每一樣事都是按着神原有的性情,按着神的計劃原原本本地發表出來,在這其中不包含人類的知識、人類的傳統、人類的哲學,完全都是神性情與神實質的發表,與敗壞人類的任何東西都無瓜葛。在人的觀念當中,只認為神對人的愛、神對人的憐憫、神對人的寬容裡沒有瑕疵,沒有摻雜,是聖潔的,但是沒有人認識到神的怒氣、神的烈怒也是沒有摻雜的,甚至沒有人去想過神為什麼不容人觸犯,神的怒氣為什麼這麼大這些問題。反之,有的人錯把神的烈怒當成敗壞人類的脾氣,把神的發怒領會為敗壞人類的發火,甚至誤認為神的發怒就如人敗壞性情的自然流露,誤認為神烈怒的發出如敗壞人類遇到什麼不高興的事就發火一樣,甚至誤認為神烈怒的發出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。有了這⋯⋯次的交通,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不會再對神的公義性情有任何的誤解、想象與猜測了,希望你們聽了我的這些話之後,心裡對神的公義性情中的烈怒能有一個真正的認定,能放下以往對神烈怒的錯謬領會,改變自己對神烈怒實質的錯誤認識與看法,同時我也希望你們在心裡對神的性情能有一個準確的定義,對神的公義性情不再有任何的懷疑,也不要把任何人為的推理與想象強加到神真實的性情裡。神的公義性情是神自己真實的實質,他不是人塑造出來的,不是人編寫出來的,他的公義性情就是他的公義性情,與受造之物沒有任何關係,也沒有任何瓜葛;神自己就是神自己,他永遠不會變成受造之物,即使他成為受造之物中的一員,他原有的性情、他的實質也不會改變。所以,認識神不是認識一個事物,不是解剖一樣東西,也不是了解一個人。人如果以認識一個事物或了解一個人的觀點或方式去認識神,那你永遠都不可能達到認識神。認識神不能靠經驗,也不能靠想象,所以,你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經驗與想象加添在神的身上。你的經驗與想象再豐富也都是有限的,更何況你的想象不符合事實,更不符合真理,與神真實的性情與實質是格格不入的。憑你的想象你永遠達不到認識神的實質,唯一的途徑就是接受從神來的一切,然後去慢慢地體驗,慢慢地認識。總有一天,因着你的配合,因着你對真理的飢渴慕義,神會開啟讓你真正地了解神、認識神。」